基金经理离职了 持有的基金该赎回吗?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18日

春节发完年终奖后往往是基金经理离职高峰,3月刚刚开始,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先后有4位基金公司的总经理离职,300多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据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截至2月底,有多位基金经理选择“离职”,其中包括宝盈基金经理彭敢、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吴文哲、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何景风等。
世上没有常胜将军
去年我们出过一篇专题,用来论证和分析公募基金的业绩不稳定性。我们先回顾一下结论,再花些时间讨论这次的话题,既然同一个基金经理都很难长期保持稳定收益,那么换一个基金经理如何是好?有观点说更换基金经理后应该先赎回,再观察;也有观点说别急着赎回,走两步看看。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时间区间:2011年-2016年
从报告的结论来看,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并且我们还进一步统计分析了公募基金的业绩延续性至少在两年的期间段内是很弱的。并且自相关检验结果也显示,90%以上的公募基金业绩是不平稳的。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时间区间:2004年-2016年
走马换将之后会不会改变状况?
如果我们已经能得出公募基金的自身业绩稳定度并不乐观,那么走马换将之后会否改变这一状况?因为其中变量牵扯到基金经理风格、原基金经理持仓的调整和当时的市场环境等。出于公允的角度,我们将围绕主动偏股型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主动债券型基金三大类展开全样本的统计分析,并希望从中得出一些指导性结论和观点。
本文中将使用全样本的符号检验法:
检验是否有显著差异:应该使用非参数检验,并不知道胜率的总体分布,因此不能使用t检验等参数检验方法。非参数检验主要利用样本数据之间的大小比较和大小顺序对样本是否属于统一整体进行检验。
检验步骤如下:
求差数并记符号:计算变更前与变更后的差数,计“+”的个数n+,计“-”的个数n −,差数为0不予考虑。于是有:n=n++n − 。将n+和n_中较小的一个记为r。查符号检验表寻找r的临界值r0.05。而实际的r > r0.05,接受原假设。结论为无显著差异。
指数增强型: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检验期我们选取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6日,期间发生基金经理变更的基金有16只。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通过符号验证法去检验基金经理变更前后基金相对于基准的胜率有无显著差异。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时间区间:2013/1/1-2017/2/16
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基金变更经理前后的胜率平均值分别为53.46%和53.37%。并且从非参数检验结果来看,增强型指数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前后的胜率并无显著差异。那么通过历史数据选择出来的优秀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当基金经理发生变更对指数增强的影响并无显著影响。
主动债券型: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在做统计分析之前,我们简单的抽取几个样本发现,其实债券型基金经理变更前后差异还是挺大的。
数据来源:Wind
检验期我们选取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6日,期间发生基金经理变更的基金有155只。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通过符号验证法去检验基金经理变更前后基金相对于基准的胜率有无显著差异。
全样本计算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基金变更经理前后的胜率平均值分别为50.43%和51.56%。并且从非参数检验结果来看,主动债券型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前后的胜率有显著差异。但是变更前后,债券型基金都能略微战胜中证全债指数(H11001.CSI),债券型基金变更后还有所增强。
主动偏股型: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时间区间:2013/1/1-2017/2/16
检验期我们选取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6日,期间发生基金经理变更的基金有155只。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通过符号验证法去检验基金经理变更前后基金相对于基准的胜率有无显著差异。
全样本计算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基金变更经理前后的胜率平均值分别为50.2%和51.8%。并且从非参数检验结果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前后的胜率有显著差异。但是,主动偏股型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后还有所增强。
基金经理更换后的首选并不是赎回
从主动偏股型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主动债券型基金三大类偏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全样本检验结果来看,似乎基金经理的更替对产品的业绩表现并没有普遍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主动偏股型基金有显著变化,但并非都是负面)。这也意味着,当我们持有的基金更换基金经理时,我们的首选并不应该是盲目赎回,而是先审视一下当前的市场环境,再观察更换日期前后基金净值的波动与之前的状态有无明显差异(即推断基金持仓有无发生显著更替),同时了解一下继任的过往经历以及和前任的联系(即推断基金操作风格可否大概率延续)。
而支撑这样决定背后的基金选择逻辑我们觉得有三点:
1、 指数增强型对底层模型的依赖程度高于基金经理的操作,主动债券型基金的操作往往较权益类更趋同
2、 继任者往往是同公司甚至同小组的“同道中人”,其背后支撑的是整个基金公司的投研体系和产品定位
3、 短期的市场环境下,继任者未必会快速调整原基金经理持仓,需要综合考虑流动性和产品风格延续性
通过的我们的观察,更替经理后,往往容易发生风格大变的基金,机构占比较高的情况出现较多,但反之不亦然。